导演:李育才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某现代化的大都市,银行家王志川收到了一个附有蓝骷髅的恐吓信,信里说:为了报30年前的深仇,要把王的全家都杀掉。王志川不得不防,请来了蜚声海内外的私家侦探赵英龙等来保护自己。但是,不久王家的人却一个个在接到了准确预告了死亡时间的情形下,还有警察的严密保护,但还是一个个被杀掉了,每次尸体旁都有一个兰骷髅。更不可理愈的是就连涉案较深的警员也未能幸免。此案引起了另外一个私家侦探陈明江的兴趣,在警方的协助下,和暗藏的杀人凶手进行的卓绝的智斗。终于发现凶手竟然是赵英龙兄妹,他们为给父母报仇隐姓埋名30年,卧薪尝胆,现在大仇已报,自己的真相也被揭穿,双双自杀。</p>...
导演:陈怀皑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根据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片断改编。 明崇祯十一年。坚持了10年之久的明末农民革命陷入低潮,面临失败的危险。由于官军的疯狂镇压和各家义军相互不和,一同起义的十三家义军相继瓦解,有的溃败了,有的投降了。仅剩下李自成率领的一支孤军,也在潼关的南原陷入官军重围、全军覆没。在乱军中,李自成妻女俱失,仅率13骑突出重围,逃往山中。途中,夜宿林中,又险为当地乡勇所杀,喜遇李自成手下大将郝摇旗杀散乡勇,才得侥幸逃生。李自成逃往商洛山中,偃旗息鼓,准备东山再起。山中人烟稀少,粮草缺乏,严冬已至,又无棉衣,军心浮动。朝廷又派贺人龙进山搜捕,将士闻讯,竟有临阵脱逃者。李自成心情沉重,忍痛在阵前斩了逃兵,以定军心。面对严峻的现实,李自成认识到要重振大业,只有"一马破门而出",去说服已经投降了明朝的另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重举义旗。原来,十三家义军中张李两家实力最强,互相不服。张献忠在谷城投降了朝廷,在义军中引起连锁反应,招致起义的失败局面。李自成部下将领对他多有怨恨。张献忠为人狡诈多变,又与李自成有仇在先,因此以刘宗敏为首的众将坚决反对李自成贸然前往,认为此行凶多吉少。李自成力排众议,决心铤而走险。张献忠虽然降了朝廷,但并不受信任。朝廷不发粮饷,又不封给官职,各级官吏还要敲诈勒索。张献忠的有心率兵重新造反,无奈外有左良玉20万大军包围,内有巡按御使林铭球坐地监视,难以动手。李自成来到谷城,希望张献忠与他相互呼应,重新起义。张献忠虽有此心,但又不愿将来推翻了明朝,李自成与自己争夺天下。军师徐以显也力劝张献忠除掉李自成,以绝后患。可张献忠自己也看出,没有李闯王,自己一支孤军也难成功。两人谈判再三,张献忠犹豫不定,终不能决。李自成于危机四伏中沉着镇定,与张献忠坦诚相见,张献忠顾及绿林义气,否定了杀害李闯王之主张,两人虽各抱目的,但终于结成同盟。一年后,两支义军果然共同推翻了明王朝。</p>...
导演:唐果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span class="" style="color: rgb(17, 17, 17); font-family: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3px; text-wrap-mode: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该剧环绕着争夺一份名为《蓝石榴》的小说遗稿的种种,将波澜起伏、摄人心魄的故事铺展开来。细致剖析社会各色人等心态,错落变换多个时空,再现了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城乡多个层面的社会风情与生活脉息,描绘出了一系列文化界与市井百姓斑斓多姿的人生图景,予人许多深切联想和启示。</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 17, 17); font-family: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3px; text-wrap-mode: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span></p><p><span class="" style="color: rgb(17, 17, 17); font-family: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3px; text-wrap-mode: wrap;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br/></span></p>...
导演:吴天明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盘老五、石牯和赵良是三个普通的放排人。在十年动乱中,他们带着浩劫创伤,漂流在萧水上。烦恼、苦闷与不平缠绕着他们,无法解脱,只好无聊地吵嘴,发泄地殴斗,苦闷地酗酒。夜晚,木排停靠在荒野,石牯上岸去找他那被区革委会主任李家栋逼迫出嫁的未婚妻改秀,遇到了被监督劳动、已经奄奄一息的老区长陈鸣鹤,赶来寻找石牯的盘老五毅然决定,把老区长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改秀虽然被迫出嫁,但一直是抗婚不从。她闻讯逃出,在河边等到木排,与石牯团聚。改秀上木排后,胆小怕事的赵良担心李家栋追查,盘老五又见义勇为,同意承担起一切后果,这样,才把改秀留到了木排上,跟他们一起漂流。石牯和改秀这对年轻人的遭遇,不禁勾起了盘老五对自己年轻时爱情悲剧的回忆:三十多年前,他与纯真的少女吴爱花有着一段甜美的爱情。但是,他因为散了排而背上了磨盘债,他不忍让吴爱花跟着自己受苦,就主动离散了。他与吴爱花的爱情,成为一段幸福而痛苦的记忆,永远铭刻在盘老五的心中。木排漂流到双河街,盘老五为了急救生命垂危的徐区长,要去买人参,但偏偏钱又不够。平时非常小气的赵良,竟然慷慨解囊,把给女儿办嫁妆的钱掏了出来。在面铺,盘老五突然遇到了吴爱花,谁能想到,这时的吴爱花已经沦为一个讨饭婆子!30年的沧桑变迁,在两个人中间隔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使他们变得生疏了、冷漠了。可是,旧时有爱情,今天的苦难,却又象一根无形的链条把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吴爱花述说了自己的不幸身世,盘老五向她解释了当年离去的原因,他用诚挚的热情和力量,唤起了爱花生活的信念。吴爱花接受了盘老五给徐区长送人参的委托,可人参又被李家栋一伙劫去。盘老五冒着生命危险夺回人参。大雨如注,山洪暴发,木排在洪流中狂奔。盘老五发现洪水中的浮木,他把伙伴们推下木排逃生,自己驾排向前冲去。清晨,石牯、改秀、赵良在河滩上寻找着,呼喊着盘老五。</p>...
导演:陈怀皑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张献忠虽然降了朝廷,但并不受信任。朝廷不发粮饷,又不封给官职,各级官吏还要敲诈勒索。张献忠的有心率兵重新造反,无奈外有左良玉20万大军包围,内有巡按御使林铭球坐地监视,难以动手。李自成来到谷城,希望张献忠与他相互呼应,重新起义。张献忠虽有此心,但又不愿将来推翻了明朝,李自成与自己争夺天下。军师徐以显也力劝张献忠除掉李自成,以绝后患。可张献忠自己也看出,没有李闯王,自己一支孤军也难成功。两人谈判再三,张献忠犹豫不定,终不能决。李自成于危机四伏中沉着镇定,与张献忠坦诚相见,张献忠顾及绿林义气,否定了杀害李闯王之主张,两人虽各抱目的,但终于结成同盟。一年后,两支义军果然共同推翻了明王朝。</p>...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1976年前,郑长河无视四人帮爪牙韦立对他的迫害坚持演奏为悼念周总理而作的小提琴曲《一月的衰思》,使韦立阴谋破灭,并赢得了珊珊姑娘的爱心。《生活的颤音》是部音乐故事片。影片通过一对恋人郑长河和徐珊珊在1976年清明节前后几天的遭遇和爱情经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伟大的“四·五”运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实。反映全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怀念,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慨,以及他们为争取人民民主而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影片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未写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而是从生活入手,以纪实的手法,把人民群众同“四人帮”的斗争融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影片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显得更加真实可信,逼真感人。《生活的颤音》是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1978年我们党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开始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我国电影史上出现的首批优秀故事片之一。影片不仅有很好的思想性,而且有很高的艺术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影片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特征。第二,影片充满真实、自然的生活气息。第三,把故事情节和优美的音乐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以音乐故事片的形式赋予影片浓郁的抒情色彩。第四,采用了新颖别致的电影手法。 《生活的颤音》上映后,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爱戴和欢迎。它是西影建厂20多年来第一部获得全国性奖励的影片,它标志着西影进入腾飞的新阶段。也标志着西影和我国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 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p>...
导演:成荫
语言:汉语普通话
简介:<p>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后抵达陕北。9月末,张学良(金安歌 饰)出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率东北军奉命剿共,无奈战事不利,三个月内折损三师。同时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后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辛静 饰)厌倦连年内战,萌生退意,所部与红军呈互相观望态势。蒋介石(孙飞虎 饰)在东北军严重损耗的情况下未予及时支持,这让按蒋命令放弃东北、失土失地背负五年骂名的张学良失望莫名,张遂主动接触红军方面,并经过与杨虎城的反复试探,三方达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共识。1936年秋,蒋介石挥军北上,同时亲临西安督战,在面临剿共与分调的选择下,张、杨二人决定兵谏蒋介石抗日,此即不久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p>...